第(2/3)页 燕青分析道:“主人你想,大都督有那么多军队要养,还广济天下灾民,有多少钱粮能够用?” 经燕青这么一分析,卢俊义恍然大悟,也道:“不错,我从二龙山回来时,路过梁山泊,被大都督请上山待了三日,在他山上的营地,我看到了不下三五万人马,要养这么多人马,确实得不少钱银,还有山下的难民,怕不下一二十万,救济他们更是需要无数钱银。” 燕青道:“仅梁山泊就有三五万人马,那大都督岂不是得有一二十万人马,乖乖,那加上养那些难民,大都督就是有一千万贯钱银、一千万石粮食怕也不够用,如此说来,大都督谋大名府也就不难解释了。” 大名府在开封府以北四百里处,离辽国边界约八百余里,西临太行山东麓,东南北则是广阔的华北平原。 黄河、漳河、御河三大河系构成了大名府十分发达的水道交通,成了漕粮运输的重要交通线。 而大名府更是南方物资运往河北的集散地,被誉为河朔之咽喉。 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,大名府的经济自然极为发达,商税和酒税都紧随东京开封府,名列整个大宋第二。 除了经济地位突出,历朝历代大名府都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——自从赵匡胤建国,辽国一直是宋国的头号威胁,每有战事,河北便成为宋辽之争的主战场,而大名府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御辽国的指挥中心和物资转运中心。 也正是因为如此,大名府囤积了外人无法想象的庞大物资。 事实上,李衍攻打大名府主要也是为了大名府囤积的庞大物质。 毫不夸张的说,大名府所囤积的物资比济州府、东平府、东昌府加到一起都要多。 而虽不像燕青所猜的那样李衍手上的物资已经见底了,但拥有数块地盘需要供养的李衍,目前的消耗确实很巨大。 长此以往只进不出,富裕如李衍也受不了。 毕竟,李衍也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以后的收成到底怎么样,会不会真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。 而且,未来几年之内,不是大旱,就是大涝,黄河泛滥更是常事,自然得多储备一些才保险。 另外,大名府有的可不仅仅是钱粮,还拥有庞大的军需物资,这些东西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。 梁中书将情绪调整好,道:“大敌当前,还须宽慰百姓,安抚民心,王太守,此事乃你分内之事,你当尽心尽力。” 第(2/3)页